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互聯網 >中國古老長城研究表明:它建成時成吉思汗還未出生 正文

中國古老長城研究表明:它建成時成吉思汗還未出生

时间:2025-11-02 13:58:00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互聯網

核心提示

中國古老長城研究表明:它建成時成吉思汗還未出生(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中國科學報(徐銳):很多人認為一道更古老的中國長城是為了抵禦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軍隊而設計建造的。但是據《新科學家》報道,首

中國古老長城研究表明:它建成時成吉思汗還未出生中國古老長城研究表明:它建成時成吉思汗還未出生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中國科學報(徐銳):很多人認為一道更古老的中國長城是為了抵禦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軍隊而設計建造的。但是據《新科學家》報道,首個對這些古老城牆進行的研究表明,它建成時,成吉思汗還未出生。
中國的萬裏長城實際上是許多段城牆的集合。如今深受各國遊客喜愛的長城,其曆史可追溯到明朝(1368年—1644年),其建造目的確實是為了保護當時的王朝免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
然而,在此幾個世紀前,遙遠的北方還有一座城牆悄然建立。這條北線城牆大致由西向東穿過蒙古國東北部,進入俄羅斯,然後在中國東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結束。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Gideon Shelach-Lavi說:“有旅人在文獻中提及看到過這座城牆。但它從未成為研究焦點。”
為了解更多情況,Shelach-Lavi和同事使用衛星圖像和無人機對整個北線城牆進行了測量。他們還徒步探索了其中一些區域並進行了挖掘。
與用石磚砌成的明城牆不同,北線城牆是用土經過壓製堆築而成的。“人們將土一層層夯實累積起來,最後變得分外堅固。”Shelach-Lavi說。許多古老的中國城牆都是如此建造的。
北線城牆遺跡約有1米高(最初可能有2米高)。其北邊有一條約2米深的溝壑,Shelach-Lavi猜測這條溝可能是采集築牆的土壤而挖出來的。但城牆上沒有塔樓和防禦工事。“這座城牆並不是一道難以攻克的障礙。”Shelach-Lavi說。
根據放射性碳年代測定,研究小組認為北線城牆建於公元1000年至1100年之間,這意味著其建成早於成吉思汗的出生時間(約1162年)。“這表明這段城牆的建設與成吉思汗和抵禦他的軍隊無關。”Shelach-Lavi分析道。
相反,它可能有利於當時的中國統治者掌握這些遊牧民族的活動情況。
這些遊牧民族有時會遭受被稱為“杜茲”的極端冬季,當時一些人選擇向南遷徙。Shelach-Lavi說,這座城牆在當時可能用於控製入境人數,或者在入境時征稅。研究人員日前在《古物》上報告了這一發現。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5184/aqy.2020.51
相關報道:科學家揭開中國長城非同尋常的用途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俄羅斯衛星網:Phys.org網站的新聞稿中稱以色列科學家製成一個中國長城北線部分的詳細地圖。在自己的研究中她們使用了航空攝影、衛星拍照和考古研究資料。
研究作者稱:“在我們進行研究前大多數人認為,長城的目的是為阻擋成吉思汗的軍隊。”但是科研工作的資料推翻了這個理論。研究者們給出了一個理由,按照這個理由長城相對較低,還位於中世紀牧人們經過的路旁。因此,科學家們認為,控製當地居民是建造長城的主要原因。
研究者們認為,在長城的幫助下成功限製了寒冷時期尋找新牧場的牧人的移動。科學家們認為,中國當時的政權以這種方式試圖控製人口流動並征稅。
長城北線位於現代的蒙古境內。其長度大約為740公裏。這段長城建造於十一世紀和十三世紀。